新闻中心

主页/新闻中心

快消品B2B:重新结构传统零售生意

2018年,腾讯开启了组织架构调整,美团提出要为餐饮供应链赋能,京东也将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不少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 从2019年来看,这样的趋势似乎也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无论是阿里零售通、京东的新通路,还是接连获得融资的中商惠民等企业,或向上与品牌合作,或向下从门店终端入手,最近一段时间都小动作不断,试图在浪潮真正汹涌澎湃之前抓紧时间抢一个好位置。随着巨头,以及资本的关注,快消品B2B行业能成为未来产业互联网浪潮的先锋吗? 快消品B2B市场的确很大。观峰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小卖部约700万家,每年总计营业额超过10万亿,占中国快消品零售额的约40%。从理论上看,如果能够实施统仓通配的集成化商业模式,把快消品散乱的“进销存”做到整合并精细化运营,至少可以节约仓储和物流费用约5%左右。 快消品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小生意,仅仅依靠统仓通配的商业模式,整个市场就有5000亿的市场容量,足以养活足够多的公司,甚至产生一两个独角兽。除了广阔市场之外,快消品B2B的确在解决企业痛点方面产生一定的价值。 缩短分销链条,避免中间商层层盘剥 快消品B2B在逻辑上的确能够帮助众多零售终端免去中间商层层盘剥,增加利润。目前,大多数快消品企业大多按照行政区域发展代理商和分销商,商品通过一系列的上下级链条层层流转,最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比如一瓶可口可乐如果想要到达村镇的夫妻店中,最先要有总分销商到厂家提货,再发往区域据经销商,然后再接着往下分发给下一级经销商,最后途径县级的分销商进入到零售终端的老板手中。这一路走下来,雁过拔毛,每一个环节都要薅一层毛,一路下来,快消品行业本就不多的利润更是所剩无几。 而自营型的快消品B2B平台的确解决了这种问题。比如京东新通路、进货宝等企业。具体就是自己从品牌方处购买货物,自建仓储和物流,然后进行货物的统一配送。这种自营型的B2B平台直接接入供应链,成为参与者,与广大的批发商、经销商进行直面竞争。从某个程度上看,的确摆脱了中间商的盘剥,保证了品牌方与小店的利润。 数据整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商业的本质是效率,传统粗放的商业运营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确存在着各种各样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拿快消品来说,目前仍然处于大批发流通市场的时代,这种散户经营、流通的模式在仓储、物流体系等方面也处在散乱的状态,而这种散乱的形态也导致了物流、运营效率低的问题。 [...]

|2019-05-17T14:41:34+08:005月 17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中国占全球PCB市场过半份额大陆地区正在崛起

【中国占全球PCB市场过半份额大陆地区正在崛起】 印刷电路板(PCB)产品自1948年开始应用于商业,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并广泛使用。传统的PCB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低于半导体行业,自21世纪初,先于半导体产业从美国、日本、逐步转移到台湾、中国大陆。发展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具有影响的PCB生产国,PCB产值全球占比超过50%。 2018年,全球印刷电路板产值规模达636亿美元,根据工研院产科所数据显示,2018年虽然中国台湾仍以31.3%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夺冠,但中国大陆的占比也达到了23%,且市占率和成长率节节上升中,逐步进逼台湾龙头地位。两者合计占全球PCB产值的比重为54.3%,稳坐NO1宝座。 【工信部副部长会见英特尔CEO: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巨大】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会见美国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司睿博,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及英特尔公司在华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王志军表示,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巨大,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务的蓬勃兴起,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开放发展”的原则,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营商环境,希望英特尔公司继续深化对华合作,共建集成电路良性产业生态。 【COF供不应求,软性铜箔基板(FCCL)材料供应才是真正关键所在】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龙头华为逆势缴出2019年第1季亮眼的销售数字,随着时序推往第2季中旬,华为对于全屏幕手机推广方兴未艾,由于采用薄膜覆晶封装(COF)的显示驱动IC相当热门,上游COF基板(tape COF)大喊供需紧张。 熟悉半导体材料业者直言,除了COF基板业者历经多年戮力经营,深知COF产业是技术密集、获利具有挑战的行业,除了扩产计画必须三思而后行外,作为上游COF基材的软性铜箔基板(FCCL)材料供应才是真正关键所在,若材料供应有疑虑,COF基板业者扩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019-05-16T17:19:24+08:005月 16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2024年PCB行业全球产值或超750亿美元,高端PCB产品成长空间较大

全球印制电路板(PCB)行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经经历了若干个周期。2017年,全球PCB行业产值为588.4亿美元,同比增长8.5%,2018年全球产值约为635.5亿美元,同比增长8.0%。此外,全球PCB产业不断向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转移,中国PCB产值占比已超过一半。预计到2022年,全球PCB产值将达到718亿美元,到2024年,将超过750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PCB产值占比将不断提升。 多层板、柔性板、HDI板合计占比超70%,PCB产品结构复杂,产品种类根据终端需求不断演进,从单双面板、多层板、HDI板(低阶→高阶)、任意层互连板,到SLP类载板、封装基板,集成度越来越高,设计及加工更加复杂。多层板、柔性板、HDI板是PCB市场的主力军,据Prismark统计,2017年多层板、柔性板、HDI板的合计占比高达74%,高端PCB产品成长空间较大。 【江苏三园区拟入选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从江苏省工信厅军民结合推进处获悉,新一批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公示,拟认定苏州工业园区为“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为“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新材料)”,公示截至2月28日。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享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等待遇,可获“一站式”服务和管理,包括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对产业示范基地进行重点指导;在科技创新、财政支持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并协助落实相关政策等。 【美专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扶植不出顶尖企业,出口管制无法解决半导体贸易争端】 集微网消息,日前,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就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举办报告发布会。该中心公共政策与技术项目组负责人James A. Lewis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使用的半导体产品只有16%是在国内制造,而真正由中国公司生产的只有8%。因此,尽管中国近年来在集成电路产业投入巨大,但现阶段仍依赖西方,关键芯片在未来许多年仍依靠大量进口。半导体产业依赖政府扶持,无法扶植出顶尖企业。 去年美国制裁中兴以来,中美双方不断发生贸易摩擦以及关税争端,半导体产业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中。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全球政策副总裁Jimmy Goodrich表示,出口管制是美国政府过去几十年来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它不该沦为解决贸易争端的武器。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中美双方在相关政策领域都有提升空间,可以通过中美贸易协议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是政府补贴和知识产权信息的披露方面。

|2019-05-16T17:17:39+08:005月 16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苹果要推5G iPhone,为何第一波要先敲定PCB供应链?

苹果要推5G iPhone,为何第一波要先敲定PCB供应链?主因5G是全新规格设计,牵涉的电路、散热问题比过往机种更繁杂,在5G新机设计过程中,PCB与新材料扮演通讯传输模块化的关键,若无法先拍板PCB供应链,后续在材料成本控制、讯号质量稳定等问题都无法有效解决。 PCB有「电子业之母」的称谓,各大厂投入5G研发过程中,首要之务就是解决PCB技术与供货。由于技术层次更高,5G手机的PCB结合高阶材料以模块出货后,平均销售价有机会较4G产品跳增2.5倍,出货总量也将因为堆栈更精密,较4G倍增,让PCB与新材料价值水涨船高,为台光电、台郡、臻鼎等台厂带来庞大的商机。其次,业界也观察,5G应用进展从第一代降频28至39GHz的频段,到手机端初步需要进一步降至约10GHz,也促使材料也出现新选择,对品牌大厂而言,是成本管控的更多可能选项。 业界分析,台湾PCB与相关材料业者在争取5G订单具有利基,背后关键在于与客户密切团队合作。如台郡、臻鼎分别因应客户所需,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跟进设计与测试,这背后是至少三年以上的耕耘期,投入的成本不小。 另一方面,未来在二代以及三代天线应用上,需要更先进的天线设计,也需要更多新的复合材料支援,这部分台资两大软板厂皆已密切配合客户需求。 台光电、臻鼎、台郡均不评论个别客户与订单,但从台面上各厂的布局,已透露为大客户5G订单作准备当中。外资圈先前盛传,台光电今年重返苹果主板材料主要供应商行列,挟全球手机无卤素基板龙头地位,具有材料端技术优势,优先获得苹果青睐。 世代材料开发上,台郡计划,携手材料商研发陶瓷甚至高频材料,尤其是配合客户在液晶材料(LCP)新材料的开发量产,更是重点之一,目标在多元创新技术支持下,开拓更多终端市场新应用。 全球印制电路板(PCB)行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经经历了若干个周期。2017年,全球PCB行业产值为588.4亿美元,同比增长8.5%,2018年全球产值约为635.5亿美元,同比增长8.0%。此外,全球PCB产业不断向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转移,中国PCB产值占比已超过一半。预计到2022年,全球PCB产值将达到718亿美元,到2024年,将超过750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PCB产值占比将不断提升。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以及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

|2019-05-10T14:42:05+08:005月 10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5G多元应用需求大,再度引爆PCB 庞大商机

5G带动PCB用料庞大,老牌厂楠梓电透过旗下沪士电子率先取得华为、爱立信基地台大单,先丰也在相关领域拔得头筹之际,因应5G多元应用需求,联茂、臻鼎、台郡等业者也都积极卡位,再度掀起PCB产业「总动员」盛况。 全球PCB龙头臻鼎配合终端品牌客户,成立研发部门对5G新技术先期开发,横跨手机以及汽车电子等多元终端领域。 台郡则配合客户在5G应用需求设立相关团队,在台湾设立台郡集团5G智能通讯事业营运中心。 PCB业界传出,NOK旗下旗胜等日系软板厂菁英表态有意加入台郡团队,主要看中台郡未来高频无线传输、5G布局的成长机会。 PCB厂积极开拓5G应用,也促使台光电、联茂等上游材料厂跟进。 联茂在扩产维持先前方向,并将配合服务器跟5G的需求逐步提升产能。 配合终端新应用需求,FCCL厂商台虹也将扩张产品线。 至于PCB钻针厂商尖点则预告,会加速投入技术于未来车载及5G相关应用。 全球第五代行动通讯(5G)商转倒数计时,电信设备三巨头-华为、诺基亚、爱立信已拿下全球超过70张商用网络合约,近期积极下单台厂备料出货,鸿海与集团旗下台扬是最大赢家;PCB厂楠梓电、先丰也取得华为等指针厂5G订单,组件厂升达科等业者同步赶上此波商机。 5G是现阶段最受瞩目的科技业新应用,业界普遍看好将引爆庞大商机。随供应链陆续出货,宣告喊了多年的5G商机正式成真。 [...]

|2019-05-10T14:36:14+08:005月 10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iPhone销售遭遇困境,PCB厂商积极开拓非苹订单趋势明显

苹果第二季财报出炉,其中iPhone营收310.5亿美元,年减17.3%,略低于市场预期,且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显现出iPhone短期销售面临困境。业界指出,苹果虽然多次祭出降价策略挽救买气,但是旧机种毛利低,会拖累供应商获利表现,在苹果新机种订单疲弱,陆系新机又陆续推出下,部分业者为维持稼动率,积极开拓非苹订单趋势明显。 以PCB上游材料厂台虹(8039)首季营运来看,往年比重美系6成、陆系3成,但今年第一季美系客户新机如同市场所见,销售不如预期,比重美a系降到35%、陆系则提高到55%,其他10%则是车载。台虹在法说会上也表示,美系客户的拉货动能确实不如往年同期,不过陆系新机动能逐渐显现,公司自己开发的MPI(异质PI)也通过不少客户端验证,预期6月会陆续出货,带动二、三季营运逐渐好转。 全球PCB龙头臻鼎-KY(4958)客户群里,苹果占有不小的比重,对于业界不看好苹果前景,臻鼎表示,不针对单一客户或产品做评论,但强调公司客户群阵容坚强,且积极布局任何科技趋势,对于市场前景仍看好。法人观察表示,除了既有的美系客户,臻鼎在非苹客户也有不少着墨,目前华为、OPPO、vivo皆是该公司合作对象,而以板材种类来看,臻鼎在类载板已取得不错的成绩,软硬结合板、COF、汽车板、多层板、HDI等领域也有望在今年看到效益,此外臻鼎预计在印度设立后段组装厂,明年有机会量产,该公司后续营运看涨可期。 同为苹果供应链的台郡(6269)焦点则是摆在5G天线上,包括MPI已切入多家客户,LCP(液晶高分子)高频天线材料及天线模组一元化解决方案也受到多家客户认证,公司表示,第二季整体备货量将成长1成,且6月会有新产品小量出货,平板也会有新品舖货,看好台郡将在5G领域陆续收割,对于后续5G天线市场感到兴奋及乐观。华通(2313)则认为,目前手机市场还是处于偏饱和的状态,预估成长有限,期望下半年5G通讯技术的加入,能够刺激换机需求增加以带动市场回温。

|2019-05-10T14:15:51+08:005月 10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PCB原物料成长 看好5G商机

印刷电路板族群在3月工作天数正常下营收逐步回温,据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统计资料显示,台湾PCB原物料上市柜厂商3月营收月成长27.22%,不过受到淡季影响,市场景气偏保守下,相较于去年同期则下滑13.84%。业者表示,看好下半年5G商机的挹注,期望能刺激高阶电路板需求回温,以带动公司营运稳健成长。 钜橡企业为台湾最大PCB钻孔垫板厂,产品包含PCB钻孔垫板、电木板、木浆板、热压牛皮纸、散热覆膜铝片、钻石镀膜铣刀等,3月营收较2月大幅成长80.1%,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滑13.6%。展望2019年巨橡表示,随着5G元年启动,智能型手机朝向5G及折叠式升级,虽消费性电子需求趋缓,但5G对耐热与散热特性要求高,类载板、软板及复合式材料需求增温,将带动PCB耗材成长,2019年毛利率可望逐步回温,以期获利重返成长轨道。 亚洲电材为台湾第二大FCCL厂,主要生产软性铜箔基层板、覆盖膜、补强板、MPI连接片等,3月营收月增高达93.57%,年增1.29%。亚电表示,第一季仍受到美系手机大厂影响,整体下单趋于保守,导致营收未有明显成长趋势,不过中国手机大厂则积极布局5G市场,将有助于推升覆盖膜的需求量。 为因应5G庞大商机,亚电亦加强开发高频基板含LCP及PI高频基板、FRCC、高频纯胶、bondply、高频覆盖膜等高频材料并提升产能,同时也将着手无线充电基材及车载之应用。公司已于江苏东台投资设立新厂,新厂最多可高达10条产线以生产5G高频及软性铜箔基板等相关产品,预计今年第三季可进入第一阶段产能试车,待新产能开出后,有望为亚电营运成长挹注正面能量。 尖点为PCB钻针厂,主要业务为PCB钻针、钻孔成型服务以及切削刀具三个事业,3月营收月增93.6%,年增1.29%。尖点表示,虽然5G是今年的重大议题,但从终端市场来看,不论是需求或订单能见度都还不明朗,因此以强化内部控管、效率提升、调整获利结构等为优先,同时投入技术在未来车载和5G相关之应用,切削刀锯方面也会积极开发与认证新领域,并力拚全年获利优于去年表现。

|2019-05-10T10:36:56+08:005月 10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新兴产业推动行业发展,未来中国PCB产值将突破400亿美元

壹【2018年中国PCB产值规模超340亿多层板占主导地位】中国的电子电路产业在“产业转移”的路径上,且中国有着健康稳定的内需市场和显著的生产制造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将生产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经过多年积累,国内PCB产业逐渐趋于成熟,中国大陆地区作为单多层PCB的主要生产地区,正进一步向中高端市场延伸。   近年来,中国PCB产值规模逐年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PCB产值规模已达201.7亿美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PCB产值规模增长至297.3亿美元,同比增长9.7%,占全球比重为50.53%。进入2018年底,中国PCB产业产值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创下历史新高,产值规模达到了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0%。   随着下游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PCB持续向高精密、高集成、轻薄化方向发展。但相比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中国大陆的PCB产品仍以单双面板、8层以下多层板等中低端产品为主。2017年中国PCB产品中,多层板占比达到41.5%。 贰【新兴产业推动行业发展未来中国PCB产值将突破400亿美元】中国是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等新兴市场已经涌现出一批全球知名的本土企业,为配套的电子制造产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此外,2019年以来,河南、北京、成都、深圳、江西、重庆等地纷纷出台了支持5G产业落地的行动计划或规划方案。随着5G商用时代的来临,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而5G通信设备对通信材料的要求更高、需求量也将更大,各大运营商未来在5G建设上投入较大,因此通信PCB未来将有巨大的市场。预计到2022年,中国PCB产值将突破400亿美元,到2024年,产值达到438亿美元,市场规模提升空间非常大。 叁【产业投资再升级 台商PCB产业拼 5G智慧化】台商在两岸pcb海内外总产值从2013年的5,222亿台币成长到2018年的6,514亿台币,成长率达24.7%,TPCA(台湾电路板协会)表示,面对未来美中贸易、中国大陆行业规范、回台投资优惠等诸多变素,近期两岸皆端出投资优惠,但pcb厂的转移,端看终端客户要求、上下游供应链是否完整等因素。 [...]

|2019-05-10T10:25:25+08:005月 10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中国柔性面板产能将在2020年后追上韩系面板厂

三星与华为陆续发表折叠手机,2月20日,三星抢先发布了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2月24日,华为推出了业内期盼已久的5G折叠屏手机Mate X。 折叠屏手机背后最核心的技术难度集中在OLED面板上,华为和三星的折叠屏手机之争,很大程度上也是中韩电子产业上游供应链的一次对决。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厂商将折叠式手机视为一个有潜力的设计型态,以期刺激更多需求。TrendForce光电研究(WitsView)认为,这一两年折叠式手机应该还处在了解市场反应与调整产品设计的阶段,预计2019年折叠式手机占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仅0.1%。须等到更多面板供应商加入,以及面板成本明显改善后,2021年折叠手机渗透率才有机会突破1%,2022年加速攀升至3.4%。 据奥维睿沃预计,2019年智能手机OLED需求约4.5亿片,将同比增长37%。其中柔性OLED约2亿片,以三星、华为为首的手机厂商将消耗可折叠OLED约110万片。 从面板供给端来看,WitsView指出,现阶段能稳定供应折叠式面板的厂商不多。此前OLED面板产能主要被韩国三星和LG垄断,国内企业难免被“卡住脖子”,不得不看韩国人的脸色。不过近年来,以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开始发力,国产柔性OLED面板也成功进入多家国产手机供应链,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从手机厂商方面看,三星仰赖自家面板资源,供货上不用担心匮乏,华为则须仰赖中国面板厂,但规模可能仍受制于技术与良率。至于其他手机品牌则受限于缺乏稳定面板供货,可能成为折叠式手机发展初期较大的瓶颈点。 WitsView观察,目前对中国面板厂而言,柔性AMOLED面板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实质供给能力有限,目前产能规模约占全球27%,短期内韩系厂商具有绝对优势。但未来2至3年内中国面板厂新增的柔性AMOLED面板产能将陆续进入投产,2020年后,中国的柔性AMOLED产能将逐渐追上韩系面板厂的产能水平。

|2019-04-29T17:01:46+08:004月 29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