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CB 行业景气度回暖,国内增速明显高于全球

全球 PCB 产业在 2015-2016年出现短暂调整,2017 年开始行业景气度回暖。

根据 PrismarkQ4统计,2018 年全球 PCB 总产值达 623.96 亿美元,较 2017 年同比增长6%。

预计2019年全球PCB总产值达637.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预计到 2023 年全球 PCB 总产值达 747.56 亿美元。

2018-2023 年全球 PCB 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 3.7%。

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 4.0、云端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是 PCB 行业增长的驱动力。

中国大陆市场成长性远超全球水平,产业链持续向国内转移趋势明显。

2018 年中国大陆 PCB 产值达 327.02 亿美元,较 2017 年同比增长 10%,占全球 PCB 总产值的比例为 52.4%,2018-2023年中国大陆 PCB 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 4.4%。

2000 年-2018 年全球 PCB 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3%。

中国大陆 PCB 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CAGR)13.5%,成长速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 PCB 最大的生产基地,预计到 2023 年中国大陆占全球 PCB 总产值的比例为 54.3%,全球 PCB 产能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

2.云计算+5G商用,下游通讯电子产品打开新的成长空间,PCB 行业随通信技术更新换代,有较为清晰的增长周期,随着云计算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5G 落地加速。

对 PCB 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①、下游通讯电子行业的持续增长与更新换代;

②、5G 建设期,基站天线等射频段对于 PCB 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对于高频设备的需求占比提升,PCB 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服务器出货量稳步上升,PC与平板相对饱和。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是主要的PCB下游应用之一,主要包括PC与服务器,随着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服务器出货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Prismark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领域 PCB 产值占全球 PCB 产业总产值约 27%,2018 年全球 PC 出货量为 2.6 亿台,同比小幅下滑。

目前全球 PC 市场已经相对饱和,未来 PC 出货量或将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小幅下滑;与此同时,全球服务器 2018 年出货达 12.95 百万台,同比增加 3.14%,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5G 基站数量将远超 4G 时代,高频 PCB 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按照工信部要求, 预计早期 5G 部署将采用 3.5GHz 中频段(4G 在 2000MHz 左右)。

由于频段越高,单站覆盖范围越小,因此在基站组合上,5G 时代将以小基站、家庭基站的方式代替过去的大基站,组建多层次的超密组网,基站数量至少是 4G 的1.5-2 倍。

3.产业向国内转移,行业集中度提升,国内龙头加速崛起,上游集中,下游分散,产品主要成本来源于上游原材料。

PCB 产业链上游包括铜箔、铜球、覆铜板、半固化片、金盐及油墨等,整体材料成本占比超过 60%,其中覆铜板直接影响 PCB 的性能,是关键的原材料之一。

覆铜板行业集中度较高,CR10 企业市占率在 70%以上,定价权较高,产品价格波动对下游的影响较大。

下游市场由于所涉及行业较多,且所有 PCB 产品没有高度同质化,整体竞争格局更为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