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的普及将促使汽车PCB(印刷电路板)量价齐升。近年汽车电气化、电子化趋势明显,而PCB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几乎无处不在。
▌新能源车及智能驾驶组件将大幅提升汽车PCB价值
近年汽车电气化、电子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作为电子产品的骨架,PCB制造在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增加的充电、储能、配电和电压转换设备,将给PCB带来大量新的应用场景。
同时,尽管L4以上的自动驾驶在短时间内无法量产,多种智能驾驶组件的逐渐渗透将给高端高频PCB在汽车上的应用带来快速的发展机会。
PCB应用大户:新能源车
根据我们的测算,仅在动力总成及传动领域,电动车上PCB的单车价值量就高达800元左右,是传统车该领域PCB价值的20倍。
电动车新增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动力总成相关设备—车载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压转换系统(DC-DC、逆变器等)以及其他高压、低压器件。
新能源汽车所包含的大量高压、大功率器件,如IGBT、MOSFET等对散热都有较高要求,使得PCB的布置不能太密,进一步加大了新能源车PCB的用量。
每辆新能源车上,仅上述几种设备所需的PCB板合计就达到0.8平方米左右。
而一辆电子化程度中等的燃油车全车所需要的PCB合计仅为0.43平方米左右。在传统燃油车的内燃机以及传统系统中,PCB的用量很少,合计仅为0.04平方米左右。
汽车毫米波雷达是高端PCB推广的重要推手
智能驾驶器件中,毫米波雷达必须使用高频PCB制造。而高频PCB的单价是普通PCB的数倍,单车毫米波雷达PCB价值量可达百元。
汽车毫米波雷达主要采用24GHz和77~79GHz两个频段,频率远高于一般电路的使用场景。
高频电路的特性决定了从高频PCB的关键原材料——覆铜板到PCB的制造环节的要求都远高于一般PCB:
高频电路的传输易损耗性决定了PCB覆铜板必须使用PTFE等特殊基材。
高频覆铜板的难加工性决定了高频PCB的加工环节附加值高。
国内毫米波雷达的应用持续高增长,2018年同比增长约54%。根据佐思产业研究的测算,2018年国内毫米波雷达出货量达到了358万颗。
一般装备了ADAS功能的车辆需要2-7颗毫米波雷达,因此2018年毫米波雷达的国内产量约等价于装备了72万辆车,渗透率在3%左右。
其中,国内77GHz毫米波雷达在2018年的出货量首次超过24GHz,成为主流。而77GHz由于其频率更高的原因,对PCB的要求更高。
汽车PCB将量价齐升,远超行业增速
根据我们的测算,装配了毫米波雷达和中控大屏的新能源车单车PCB用量将达到1.24平方米,价值1281元,是未装备以上配置的传统燃油车的3.6倍。
PCB单车价值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包括: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智能驾驶设备,尤其是毫米波雷达的应用
人机交互系统的完善
在新能源车推动下,汽车PCB市场将迎来长期稳定增长。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销量在未来数年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8-2025年CAGR将为40%左右。国内新能源乘用车2018年销量突破1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250万辆,到2025年接近1200万辆,市占率超过40%。
毫米波雷达是实现智能驾驶,以至自动驾驶目标的重要传感设备,与其他传感器相比优势明显。
毫米波雷达的成本远低于激光雷达,而其量程和对环境的适配性能远好于摄像头。
尽管2018年国内毫米波雷达的渗透率仅为3%,这一比例在未来数年间将快速上升。我们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
除以上几点之外,汽车产品所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使用环境也使得汽车PCB对性能、可靠性的要求远高于一般消费电子所用PCB产品。
较高的要求使得汽车PCB对生产良率的要求高于一般PCB。同时汽车PCB对钻孔、蚀刻等工艺环节的要求都较高,加上设计、试验验证的附加值,产品单价高于一般PCB。
我们预测汽车PCB的单车平均价值将从2018年的464元上升到2025年的850元,期间CAGR为9%。
按国内乘用车总销量长期CAGR=2%,新能源车2018-2025年同比增速从60%逐渐缩小到30%,保守估计国内汽车PCB市场将从2018年的109亿元上升到2025年的241亿元,期间CAGR为12%。
考虑到国内PCB厂商很多产品实际是匹配在海外销售的车辆,实际国内汽车PCB市场增速还将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