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主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逼近两万亿 增速高于美日德

中国的科技投入增加了,研究和实验也有了更小的发展。中国科技创新是在过去基础薄弱、基础薄弱、起点高的条件之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科技不断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创新。70年用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历史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成就。中国科技产业也从跟踪型向跟随、平行、引领的全新时代迈进,实现了整体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科技投入统计公报》(下列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研发投入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研发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比)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财政收入趋紧的形势之下,我国科技投入保持不错增长态势,研发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我国研发经费增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不仅高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而且领先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统计局社会科学文化司统计公报显示,由于2013年研发资金总量超过日本,我国研发投入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15个国家2017年平均水平(2.13%),相当于经合组织35个成员国2017年的第12位,接近经合组织平均水平(2.37%)。 研发经费和国家财政科技经费保持较慢增长,成为公报的亮点。2018年,全国财政科技支出95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6亿元,增长13.5%;当年财政科技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3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3738.5亿元,增长9.3%,占比39.3%;地方财政科技支出5779.7亿元,增长16.5%,占比60.7%。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增长13.5%,创2013年以后新低。特别是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增长速度引人注目,比上年增长9.3%,创六年用以新低。”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的大幅增加,将对形成全台社会高度重视和投入研发的全新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研发投入格局起到关键的引导和引领作用。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到1090.4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占研发经费的5.5%,与上年持平。三小主体都实现了快速增长。高等学校、国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分别为589.9亿元、423.1亿元和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10.1%和15.7%。其中,高校对全台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率为51.1%,是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 同时,企业仍然是全台社会研发资金增长的主要动力。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三小研发投资主体企业、国有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比上年分别增长11.5%、10.5%和15.2%,对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9%、12.4%和9.3%。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我国西部、北部和东部地区的研发经费分别为13650亿元、3537.3亿元和24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14.3%和13.4%。西部地区研发支出占全国的69.4%,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西部地区加快了赶超步伐。北部地区在中国的比重从2013年的17.4%上升到2018年的18%,东部地区的比重从2013年的12%上升到2018年的12.7%。 “从区域研发投入来看,多数省市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其中,北京、广东等15个地区研发资金增速超过15%。从研发投入强度看,研发投入强度大于2%的地区由去年的9个增加到11个。湖北、重庆的研发投入强度已进入2%的时代,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全新的历史高度。”朱镕基说,要看到,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研发资金和研发投入强度有所下降。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19%,时隔5年超过2%,再创历史全新低。与美国(2.79%)、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李克强的研发投入强度仍远远领先。基础研究和政府资金比例偏高的问题仍然突出。能够真正形成关键性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科技成果仍然不足,投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鼓励研发投入的政策体系,引导各界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布局。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管理评价机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科技投入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与时俱进,继续为我国低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提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稳步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019-10-30T17:47:27+08:0010月 30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5G大有可为柔性电路板享发展红利 激光切割在柔性电路板上的应用

2019年,5G在人们生活之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解5G、关注5G商务/手机的人也越来越多。5G具有“高速、低时延、大容量”的特点,正成为科技产业的最新出路。 随着5G商用化的临近,新的市场需求将释放并惠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5G商用设备和产品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用以看,柔性电路板行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在电子行业,fpc可以说是电子产品的输血管道。柔性电路板(FPC)具有密度高、重量轻、可弯曲和三维装配等优点。适合市场发展趋势,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柔性电路板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加工工具,激光可以将高强度的光能应用于非常小的焦点&40;100-500μm&41;。这种高能可用于激光切割、钻孔、打标、焊接、打标等材料加工。华华激光自主研发FPC柔性电路板切割机,实现柔性电路板的自动精切。与传统的机械冲裁相比,激光加工不需要任何耗材,而且边缘处理更加完善,速度可以达到3cm/s,相当于眨眼时间,设备完成了成人小指的长度。激光切割柔性电路板的优越性。切割柔性电路板采用高性能的紫外激光光源,光束质量好,切割效果好。

|2019-10-29T17:09:35+08:0010月 29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2020年全球印制电路板产值将达661亿美元 中国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PCB行业是全球电子元器件划分行业产值占比最大的行业。随着研发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升级,pcb产品正逐步向低密度、大孔径、小容量、轻重量方向发展。2015年和2016年,全球多氯联苯产量略有增长,但由于日元和欧元较美元大幅贬值等因素,多氯联苯美元产值略有下降。 据普里斯马克统计,2018年,全球PCB产业总产值达到624亿美元,同比增长6.0%。据普利斯马克预测,未来两年全球多氯联苯市场将保持适当增长,2020年多氯联苯产值将达到661亿美元。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4.0、云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将成为拉动PCB需求增长的全新方向。pcb工业在世界范围之内分布普遍。 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迟。他们充分利用和发展了雪铁龙的技术和设备,使pcb工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将近20年用以,凭借亚洲特别是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能力已经转移到中国大陆、台湾、韩国等亚洲地区。随着全球工业中心向亚洲转移,pcb产业呈现出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制造业中心的全新格局。 2006年以后,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小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国,印制电路板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增长之中的主导作用显著减弱,多氯联苯市场增长庞大甚至萎缩。然而,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占据全球pcb市场的半壁江山。 作为世界之上最小的印刷电路板生产国,中国在全球印刷电路板工业总产值之中所占的份额从2000年的8.1%上升到2018年的52.4%。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产值所占的份额已明显下降。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地区的pcb生产产业发展急速,主要集中在韩国、中国台湾湾和东南亚地区。

|2019-10-28T17:46:13+08:0010月 28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全球汽车用柔性线路板(FPC)的市场规模分析

深圳市文德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pcba工厂,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又称柔性板、挠性板或软板,分为单面FPC、双面FPC、多面FPC及刚挠结合板。柔性电路板具有轻浮、可曲折的特色,能满足电子产品向小型化、轻浮化、可穿戴化方向的开展趋势,特别是其可曲折、卷绕和折叠的特色,可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便利电子产品立体安装。由于FPC的轻、薄、可曲折的巨大优势,FPC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地进步。从通讯、消费电子、轿车电子、至工控、医疗,再到军工、航空航天,FPC的身影简直无处不在。其间轿车电子未来有望替代手机,成为FPC商场的重要推动力,推动FPC商场快速增加。 轿车FPC首要应用领域 轿车电子是车体轿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轿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首要包含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新能源轿车作为轿车行业未来开展的主线路,车用FPC替代线束成为趋势,在车体诸多方面都会用到FPC。 随着传感器技术应用的添加和互联网对轿车的逐渐浸透,轿车的电子化趋势越来越显着,轿车电子占整车本钱的比重也不断攀升。2010年轿车电子占整车本钱比达29.6%,估计2020年达34.3%,到2030年整车本钱占比挨近50%。 目前新能源轿车用轿车电子占整车本钱已在50%以上,FPC在整车的用量占比中也会得到显着的提高,估计单车FPC用量将超越100片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轿车中PCB使用量将是传统轿车的5-8倍,轿车用PCB商场将新能源轿车浸透率的提高而得到快速增加。 全球轿车用FPC商场规模 据战新PCB产业研究所统计,2018年轿车用柔性线路板(FPC)商场规模达53亿元,同比增加8.4%,商场的首要增加动力来源于轿车电子化程度的提高和新能源轿车浸透率的提高。估计2019年全球商场规模将达57亿元,同比增加7.0%。2016-2022年,轿车用FPC的年增加速度长期维持在6%-9%之间,至2022年轿车用FPC商场规模将增加至70亿元。 016-2022年全球轿车用FPC商场规模及预测018年全球电动轿车销量打破200万辆大关,到达201.8万辆,比较2017年增加65%,占全球轿车总销量的份额上升至2.1%。估计2019年全球电动车产值将超越300万台。据中国轿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国内新能源轿车产销量别离完结127万辆和125.6万辆,别离增加59.9%和61.7%。其间,纯电动轿车产销别离完结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别离增加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产销别离完结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别离增加122%和118%。2019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57万台,同比增加65%。

|2019-10-24T18:00:33+08:0010月 24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陶瓷基板在未来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工艺的精进,PCB产业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好,工艺性能也是越来越精湛先进。不管是硬板还是软板还是软硬结合板,亦或是有散热性能最好的陶瓷基板,都在告诉我们,创新无可限量! 目前来说,关于陶瓷基板比较成熟的有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很多公司可以做3535、5050、7070等,凡亿PCB可以接受客户定制,不管是什么规格都可以制作,但是一定要满足线间距大于20微米,更是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无需过多的人力,也避免了很多流程上的失误。 这样一个重视科研技术和用户体验的朝阳企业,不仅为员工提供了相应的保障,也给客户带来了更全面,更成熟的用户体验,对于可能出现的溅铜脱落和气泡等问题,凡亿的工艺也是相当的成熟,一般线路板行业要求是结合力能达到18-30兆帕,而脱落是因为结合强度不够,我们产品的结合强度是45兆帕,即推力值和拉力值都是45兆帕,因而焊接后不会脱落。更是采用LAM激光活化技术,覆铜的厚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0.001-1mm,一般覆铜0.03mm,误差在+/-0.005mm,后期铜导电不会烧坏。此种产品主要存在于需要散热要求高的产品上,一般航天航空、汽车电子、照明、大功率电子元件上,让产品性能最大化。 我们的激光快速活化金属化技术(LAM)在全球陶瓷PCB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可快速定制生产,满足客户需求。陶瓷基金属化基板拥有良好的热学和电学性能,是功率型LED封装、紫光、紫外的极佳材料,特别适用于多芯片封装(MCM)和基板直接键合芯片(COB)等的封装结构,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大功率电力半导体模块的散热电路基板,大电流开关、继电器、通信行业的天线、滤波器、太阳能逆变器等。 陶瓷PCB行业预估在智慧照明市场有60亿美元的市值,并以每年增长7%的速度击败大多数“朝阳行业”,成为业内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并在地铁,轨道交通,IGBT,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在市场前景广阔的今天,凡亿PCB专注于生产国际一流品质陶瓷基板,提升品牌影响力,着力于科研开发和高新科技应用,为您提供及时,贴心,性价比最高的服务。

|2019-10-22T17:52:05+08:0010月 22nd,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PCB生产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PCB生产加工行业现状 1,中国占全球PCB市场过半份额大陆地区正在崛起 印刷电路板(PCB)产品自1948年开始应用于商业,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并广泛使用。传统的PCB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低于半导体行业,自21世纪初,先于半导体产业从美国、日本、逐步转移到台湾、中国大陆。发展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具有影响的PCB生产国,PCB产值全球占比超过50%。 2018年,全球印刷电路板产值规模达636亿美元,根据工研院产科所数据显示,2018年虽然中国台湾仍以31.3%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夺冠,但中国大陆的占比也达到了23%,且市占率和成长率节节上升中,逐步进逼台湾龙头地位。两者合计占全球PCB产值的比重为54.3%,稳坐NO1宝座。 2,2018年中国PCB产值规模超340亿多层板占主导地位 中国的电子电路产业在“产业转移”的路径上,且中国有着健康稳定的内需市场和显著的生产制造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将生产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经过多年积累,国内PCB产业逐渐趋于成熟,中国大陆地区作为单多层PCB的主要生产地区,正进一步向中高端市场延伸。 近年来,中国PCB产值规模逐年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PCB产值规模已达201.7亿美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PCB产值规模增长至297.3亿美元,同比增长9.7%,占全球比重为50.53%。进入2018年底,中国PCB产业产值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创下历史新高,产值规模达到了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0%。 随着下游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PCB持续向高精密、高集成、轻薄化方向发展。但相比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中国大陆的PCB产品仍以单双面板、8层以下多层板等中低端产品为主。2017年中国PCB产品中,多层板占比达到41.5%。 3,产业主要集中于江苏和广东地区 PCB产品作为基础电子元件,其产业多围绕下游产业集中地区配套建设。目前中国大陆约有1500家PCB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电子行业集中度高、对基础元器件需求量大并具备良好运输条件和水、电条件的区域。其中,广东和江苏两大省份聚集程度高,2017年广东PCB产业销售收入占行业的比重达到46.26%,江苏达到34.77%,两者合计占比达到81%,地区集中度较高。 [...]

|2019-10-17T17:53:02+08:0010月 17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高端内存特征:多层PCB到底有什么用

内存构造简单,基本由DRAM IC 和PCB 组成。因此高低端内存的区别,也主要体现在这两者上。 作为占据了内存绝大部门成本的DRAMIC,其重要性自然无需多言。但在内存屈指可数的部件里,PCB同样对内存性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留意一些高端内存的详情页,经常会看到8层或者10层PCB这样的说法。那么这个8层或者10层PCB代表什么?为什么一说到8层甚至10层,就代表着内存用料更高级、性能更好呢?咱们今天就来剥开PCB,看一看这个层数到底是什么意思。 PCB,全称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是一种类似印刷方式制造的电路板,实际上就是把长短不一、实实在在的线缆变成了树脂板的金属走线,大幅减少线材的使用,节约了空间和能耗。 我们前面说到,PCB是一种类似印刷方式制造的电路板,所以常见的PCB都是几层粘合在一起,每一层都有树脂绝缘基板和金属电路层。 最基础的PCB分为4层,最上和最下层的电路是功能电路,布置最主要的电路和元件,中间两层电路则是接地层和电源层。这样好处是能够对信号线作出修正,也可以更好地屏蔽干扰。 一般来说,4层已经可以满足PCB的正常运作,那么所谓的6层、8层、10层,实际上就是增加更多的电路层来提升PCB的电气能力,也就是承压能力。所以,PCB层数的增加,意味着可以在内部设计出更多的电路。 [...]

|2019-10-16T17:53:39+08:0010月 16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5G基站用PCB价量双增

2019年是5G产业开局之年,5G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给PCB领域带来新动能。伴随5G技术迭代,PCB的产品结构也出现分化,当前PCB市场中多层板仍占主流地位。随着电子电路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元器件的集成功能日益广泛,电子产品对PCB的高密度化要求更为突出,高多层板等高端PCB产品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若从需求量估计,5G基站用PCB价量双增,强势拉动PCB使用需求。 5G基材全面爆发 PCB迎来新增长动能 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PCB行业下游涵盖了几乎所有电气电路产品,最核心、产值最大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电子、计算机、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随着人类社会向电气化、自动化发展,PCB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且暂时没有其他替代品。 根据NTI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PCB企业数量达到2800家之多,中国大陆的企业占了其中一半,再加上本土原材料供应商、专用设备制造商则达到2300家之多。不过,全球排名前十的厂商中数量最多的为台资企业,而大陆PCB厂商总数虽多,但规模小、集中度较低。 此前,对于国内PCB行业而言,企业数量多但营收占比并非世界第一。具体数据显示,2016年,进入百强企业最多的是中国大陆,企业数量达到45家,占全球比重为39.8%;但总营收只有103.62亿美元,占比仅有20.4%。 随着以PCB、集成电路行业的产业转移为代表的新一波全球电子产业产能转移浪潮来袭,大陆厂商迎来增长机会。截至8月31日,电子行业中报发布结束,19H1行业营收9763.76亿元,同比增长13.73%,较去年同期增速持平,增速居前的是以被动元器件和PCB为代表的元件板块。软板、高端高速材料、PCB等5G基材全面布局,受益5G弹性及国产替代确定性强。 5G基站用PCB价量双增 近年来,5G和已然成为带动PCB业务增长新主力。从产品结构来看,当前PCB市场中多层板仍占主流地位。随着电子电路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元器件的集成功能日益广泛,电子产品对PCB的高密度化要求更为突出,高多层板、柔性板、HDI板和封装基板等高端PCB产品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2019-10-15T17:40:02+08:0010月 15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任正非透露6G网络已经着手研发 现阶段领先世界

近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透露目前华为已经开始着手研发下一代的6G技术,它与5G技术并行推进,不过距离6G网络的商用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6G研究领先世界 此次对话中,任正非除了表明愿意将华为5G的技术和工艺向国外企业进行许可外,同时也强调:6G研究方面华为也领先世界。 早在此前,加拿大媒体The Logic就报道过华为早已在加拿大渥太华开始了6G技术的研发,并且,华为与加拿大多所高校展开了合作,一起研发6G。 任正非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时表示:“华为位于渥太华的6G研发实验室,将在未来帮助华为引领全球,实现6G全球首发。” 十年后才会开始投入使用 此前,任正非在深圳总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就曾预估大约10年以后6G也开始投入使用。此次一再确认,看来任正非对华为十年后的6G发展非常有信心,也着实让人们期待。 为什么是十年,华为消费者终端部门CEO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6G在面向用户方面的服务主要是IoT物联网、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化工厂等领域,但想要实现6G的商用化,首先要完成的是对6G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而制定相关标准也同样需要很长时间的时间。 想必到时候PCB行业也会跟着6G时代的脚步更加快好做,小编在此祝大家生意越做越好!。

|2019-10-14T17:40:40+08:0010月 14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中美贸易战、手机销量衰退竟然都没有影响到 PCB 产业?

9月2日讯,在中美贸易战、手机销量衰退的背景下,台湾电路板协会公布了上半年 PCB 产业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PCB 产业竟然创下了历年新高。 TPCA(台湾电路板协会)发布2019年上半年产销数据,统计台商两岸PCB产业在2019年上半年产值约93亿美元(约新台币288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新台币2878亿元相比,微幅成长,创下历年上半年同期新高。 而台商在大陆生产比重约63%,预估2019全年产值可达6528亿元。 TPCA表示,尽管2019上半年美中贸易战情势混沌不明,全球智能手机、车市持续低迷,但受惠下游客户担忧中美贸易恶化而提前拉货、亮点产品如ABF载板、软硬结合板高度成长、PC出货增加带动传统硬板需求, 软硬结合板更达47.1%成长率,也让2019年上半年台商两岸PCB产业仍维持去年上半年水平。 不过,TPCA也指出,受到手机出货衰退影响,BT载板有较大的减少,造成上半年整体载板产值受到压缩,载板整体成长率为负0.2%。 通讯产品、汽车电子则纷纷受全球景气影响与去年基期过高,连带使软板、HDI板衰退5.6%、2%。 [...]

|2019-10-12T17:58:05+08:0010月 12th, 2019|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0 条评论